序号 | 发布时间 | 主要内容 |
1 | 1985年 | 北京市首批百货商场获批内销零售黄金 |
2 | 1993年9月 | 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政策将黄金价格的固定定价改为浮动定价 |
3 | 2000年1月 | 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白银饰品进出口管制,白银自由交易,无需申请《金银制品经营许可证》 |
4 | 2000年10月 | 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5 | 2000年10月 | 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进口钻石渠道逐步规范 |
6 | 2002年10月 | 上金所正式运行,黄金原料市场开放,结束了新中国黄金不能自由买卖的历史,由国家严格控制的黄金走向市场 |
7 | 2003年3月 | 国务院决定取消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包括:1、黄金收购许可;2、黄金制品生产、加工、批发业务审批;3、黄金供应审批;4、黄金制品零售业务核准;5、白银进口(境)审批 |
8 | 2006年6月 | 上海钻石交易所钻石交易增值税征收办法出台,成品钻石进口环节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4%的部分由海关实行即征即退 |
9 | 2007年9月 | 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我国黄金远期合约市场建设正式启动,黄金金融投资渠道进一步打开 |
10 | 2008年3月 | 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11 | 2010年7月 | 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 |
12 | 2012年1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促进黄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13 | 2017年2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进黄金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
14 | 2020年3月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0年3月20日起,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其中,涉及珠宝首饰行业的品类包括珍珠、钻石、宝石、半宝石等,出口退税率由之前的6%升至9%或者13% |
序号 | 标准号 | 名称 | 主要内容 |
1 | GB11887-2012 | 《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 | 主要对首饰中贵金属的纯度范围(不包括焊药成分,但成品含量不得低于规定的纯度范围)、印记、测定方法和贵金属的命名和方法等进行规范,主要适用于首饰行业和国内生产及销售的首饰 |
2 | GB/T16552-2017 | 《珠宝玉石名称》 | 主要是珠宝玉石的定名规则、优化处理方法及类别 |
3 | GB/T16553-2017 | 《珠宝玉石鉴定》 | 主要对珠宝玉石的术语、鉴定方法、鉴定标准,以及珠宝玉石的品种的确定作出明确的规定 |
4 | GB/T16554-2017 | 《钻石分级》 | 主要明确对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分级规则 |
5 | GB/T18043-2013 | 《首饰贵金属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 | 明确了GB/T18043方法为筛选检验方法,提高了对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规范了检测操作流程,增加了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价要求 |
6 | GB/T25071-2010 | 《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分类与代码》 | 主要对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的材质和品种的分类及代码进行规定,同时还包括这些产品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
7 | GB/T26021-2010 | 《金条》 | 主要对金条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作出规定 |
8 | GB/T33541-2017 | 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抽样检验合格判定准则 | 标准确定了珠宝玉石和贵金属饰品质量核查的抽样、检验、判定方法和复查原则 |
9 | GB/T36128-2018 | 《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 | 主要对贵金属及珠宝产品质量测量允差要求、测量方法和标识等作出规定 |
10 | QB/T2062-2015 | 《贵金属饰品》 | 主要对贵金属饰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作出规定 |
11 | QB/T5232-2018 | 《贵金属摆件制造工艺规范》 | 主要对贵金属摆件的制造工艺要求、其他工艺要求、检验方法等作出规定 |
本文采编:CY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