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注册管理要求 |
1类 | 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指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 |
2类 | 境内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药。指在已知活性成份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剂型、处方工艺、给药途径、适应症等进行优化,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 |
3类 | 境内申请人仿制境外上市但境内未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该类药品应与参比制剂的质量和疗效一致 |
4类 | 境内申请人仿制已在境内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该类药品应与参比制剂的质量和疗效一致 |
5类 | 境外上市的药品申请在境内上市 |
分类 | 定价依据 |
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 | 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的程序、依据、方法等规则,探索建立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 |
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 | 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 |
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 | 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 |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 暂时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 |
其他药品 | 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
序号 | 政策名称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 | 主要内容 |
1 |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 | 国务院 | 2015年3月 |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2016年3月 | 对我国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规划;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深化药品、耗材流通体制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将已上市创新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列入国家医保目录。推行药品经营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 |
3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 | 2016年3月 | 主要明确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1、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2、加快质量升级,促进绿色安全发展;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集约发展水平;4、发展现代物流,构建医药诚信体系;5、紧密衔接医改,营造良好市场环境;6、深化对外合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7、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产业职能发展。 |
4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国务院 | 2016年7月 | 指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包括重大新药创制,围绕恶性肿瘤等10类(种)重大疾病,加强重大疫苗、抗体研制,重点支持创新性强、疗效好、满足重要需求、具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药物开发,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新药研发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加速推进我国由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 |
5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2016年10月 | 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特殊人群基本药物保障。完善现有免费治疗药品政策,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保障儿童用药。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政策。建立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综合评价体系。按照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强化价格、医保、采购等政策的衔接,坚持分类管理,加强对市场竞争不充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监管,建立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制定完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政策。 |
6 |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 | 2016年10月 | 指出重点发展化学新药,紧跟国际医药技术发展趋势,开展重大疾病新药的研发。重点发展针对病毒感染的创新新药。 |
7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国务院 | 2016年12月 | 围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以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新型疫苗等新兴药物为重点,推动临床紧缺的重大疾病、多发疾病、罕见病、儿童疾病等药物的新药研发、产业化和质量升级,整合各类要素形成一批先进产品标准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关键原辅料和装备配套能力,支撑生物技术药物持续创新发展。 |
8 | 《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 | 国务院医改办等八部门 | 2016年12月 | “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要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合理确定加价水平。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结算配送费用。为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突发事件和病人急(抢)救等特殊情况,紧急采购药品或国家医药储备药品,可特殊处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流通经营仍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逐步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 |
9 | 《“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 国家发改委 | 2016年12月 | 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加快新药创制和产业化,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依托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微流控芯片等先进技术,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在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慢性病及罕见病等领域实现药物原始创新。加快创制新型抗体、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 |
10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2017年10月 | 提出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和仿制药发展等六大部分共36项改革措施。 |
11 | 《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17年12月 | 加强药品注册管理,加快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上市,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的矛盾,划定优先审评审批的范围,规定优先审评审批的程序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要求。 |
12 |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 | 国务院办公厅 | 2019年1月 | 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含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上市,简称一致性评价,下同)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
13 | 《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 | 2019年9月 | 到2022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癌症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诊疗水平显著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
14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国家发改委 | 2019年10月 | “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和生产,天然药物开发和生产,新型计划生育药物(包括第三代孕激素的避孕药)开发和生产,满足我国重大、多发性疾病防治需求的通用名药物首次开发和生产,药物新剂型、新辅料的开发和生产,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膜分离、超临界萃取、新型结晶、手性合成、酶促合成、生物转化、自控等技术开发与应用,原料药生产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新型药物制剂技术开发与应用”为鼓励类项目。 |
15 | 《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 |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 2019年11月 | 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推进全面深化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构建全国药品公共采购市场和多方联动的采购格局、提升药品质量水平、加强医疗机构用药规范管理、确保药品稳定供应、提升药品货款支付效率、健全全国药品价格监测体系等政策措施,促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放大改革效应,更好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
序号 | 法律法规名称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 | 主要内容 |
综合性法律法规 |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19年修订) | 国务院 | 2019年3月 | 对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药品管理、药品包装的管理、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药品监督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2019年8月 | 明确国家对药品管理实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取消了GMP认证和GSP认证。另外,新的药品管理法将临床试验由审批制改为到期默示许可制,对生物等效性以及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实行备案管理。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修订)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2020年7月 | 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 |
药品注册管理 | ||||
4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 卫生部 | 2011年5月 | 为加强药品的上市后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对在中国开展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以及监督管理进行规定。 |
5 | 《关于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17年8月 | 进一步落实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法律责任,明确委托生产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销售全链条的责任体系、跨区域药品监管机构监管衔接、职责划分以及责任落地。 |
6 | 《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17年12月 | 提出加强药品注册管理,加快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上市,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的矛盾。 |
7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2020年1月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药品上市为目的,从事药品研制、注册及监督管理活动适用的法规。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全面落实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二是优化审评审批工作流程;三是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四是强化责任追究。 |
8 |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2020年4月 | 明确申办者应当建立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临床试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应当与临床试验内在的风险和所采集信息的重要性相符。申办者应当保证临床试验各个环节的可操作性,试验流程和数据采集避免过于复杂。试验方案、病例报告表及其他相关文件应当清晰、简洁和前后一致。 |
药品生产管理 | ||||
9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 卫生部 | 2011年2月 | 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运发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
10 |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2020年1月 | 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全面规范生产许可管理。二是全面加强生产管理。三是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四是全面落实最严厉的处罚。 |
药品流通管理 | ||||
11 |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07年1月 | 对从事药品购销及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规定,目的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保证药品质量。具体包括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购销药品的监督管理、医疗机。 |
12 | 《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 | 卫生部等六部门 | 2009年1月 | 医疗机构是药品招标采购的行为主体,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活动一般实行公开招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医疗机构临床使用量比较大的药品,原则上实行集中招标采购。 |
13 | 《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 | 卫生部等七部门 | 2010年7月 | 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等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参加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鼓励其他医疗机构参加药品集中采购活动。 |
14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6年修正)(GSP)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16年7月 | 药品经营企业应在药品的购进、储运和销售等环节实行质量管理,建立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制度、过程管理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新修订的GSP是药品经营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将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药品、涉药物流等的相关活动纳入适用范围。 |
15 | 《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 | 国务院医改办等八部门 | 2016年12月 | “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要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合理确定加价水平。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结算配送费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逐步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 |
16 | 《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17年修正)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17年11月 | 对《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换证、变更及监督管理的规定,目的是加强药品经营许可工作的监督管理。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 ||||
17 | 《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 卫生部等九部门 | 2009年8月 | 合理确定并发布我国基本药物品种(剂型和数量);建立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制度;促进以合理价格向消费者出售基本药物。 |
18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 | 2015年2月 | 合理确定并发布我国基本药物品种(剂型)和数量;建立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制度;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
医疗社会保障管理制度 | ||||
19 |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 中共中央委员会、国务院 | 2009年3月 |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普遍建立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 |
20 |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2019年8月 | 《药品目录》是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的标准。《药品目录》分为凡例、西药、中成药、协议期内谈判药品、中药饮片五部分。 |
本文采编:CY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