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描述
|
产品
|
功能特点
|
单剂
|
润滑油添加剂单剂是润滑油添加剂按功能分类后具有单一特性的添加剂产品,包括清净剂、分散剂、黏度指数改进剂、抗氧抗腐剂、高温抗氧剂及其他类型。每种单剂都能满足润滑油生产商特定的需求。
|
清净剂
|
用于中和由于燃烧和润滑油氧化产生的酸性物质,并清除颗粒和污物。这类杂质在油中的溶解度有限,因此,清净剂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沉积物的生成,降低污染,提高环保排放标准。
|
分散剂
|
是一种两亲性化学品,可以增加油性部分以及水性部分在同一体系中的相容性,能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换油时,可将有害的悬浮物从油中清除。
|
||
粘度指数改进剂
|
是一种油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在室温下一般呈橡胶状或固体。可改善润滑油的粘温性能,以获得低温启动性能好、在高温下又能保持适当黏度的多级发动机油。
|
||
抗氧抗腐剂
|
抗氧抗腐剂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是一种具有抗氧、抗腐和抗磨作用的多效添加剂。通过使过氧化物分解,得到稳定的化合物,来抑制润滑油的氧化,减少漆膜和油泥的生成。
|
||
高温抗氧剂
|
润滑油受热和氧的影响而氧化降解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进一步与烃反应生成醇、醛、酮和水等物质。抗氧剂有助于预防润滑油降解。它与在高温及高压时生成的自由基反应,抑制降解链,有助于保护润滑油的完整。
|
||
复合剂
|
润滑油添加剂复合剂一般系由多种单剂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混合物,具有多种特性,明显地提高了油品性能并降低了添加剂总用量,为各类机械和应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复合剂便于使用和销售,国内外大多数润滑油采用复合剂生产。
|
内燃油复合剂、齿轮油复合剂、液压油复合剂、自动传动液复合剂等
|
企业
|
简介分析
|
兰州中石油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
|
前身是兰州路博润兰炼添加剂有限公司,由中石油和路博润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现为中石油独资公司。原兰炼添加剂厂是中国两大石油添加剂生产基地之一,以生产各类单剂和内燃机油复合剂为主。
|
上海海润添加剂有限公司
|
由中石化和润英联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生产内燃机油复合剂、齿轮油复合剂、液压油复合剂及粘度指数改进剂,是中石化最重要的复合添加剂生产基地。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
|
中石油下属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炼油、石油化工、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国内原两大石油添加剂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磺酸盐、无灰分散剂、ZDDP三大产品系列。
|
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原名为新乡市瑞丰化工有限公司。产品范围包括特种造纸化学品及润滑油添加剂。润滑油添加剂包含清净剂系列、ZDDP、高温抗氧剂、复合剂等产品。
|
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并为客户提供方便易行的润滑保养解
决方案。润滑油添加剂是用于生产润滑油,润滑脂等各种润滑介质的核心技术产品,赋予各种润滑材
料及介质不同特性以满足其适用于各种润滑保养环境,为车辆、船舶、列车、各种工业设备及金属加
工环境提供润滑养护。
|
无锡南方石油添加剂有限公司
|
公司目前具备年产各种润滑油添加剂50000余吨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清净剂系列,无氯浅色型无灰分散剂系列;抗氧抗腐剂系列;极压抗磨剂系列;粘度指数改进剂系列;防锈剂系列;降凝剂系列;汽油机油复合剂系列;柴油机油复合添加剂系列;车辆齿轮油复合剂系列;船用油复合添加剂系列;液压油复合添加剂系列;蜗轮蜗杆油复合剂系列及液压油汽轮机油复合剂。
|
路博润
|
成立于192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添加剂专业生产商之一,2011年被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收购。2013年8月,路博润在珠海的独资添加剂生产工厂正式投产。路博润的主要产品有发动机油复合剂、车辆传动系统用油复合剂、液压油复合剂、工业齿轮油复合剂、汽轮机油复合剂以及金属加工油剂等。
|
润英联
|
成立于1999年,由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壳牌(Shell)将各自的添加剂业务进行合并后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产品有发动机油复合剂、船用油复合剂、车辆传动系统用油复合剂等。
|
雪佛龙奥伦耐
|
始建于1917年,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新加坡,主要产品有发动机油复合剂、铁路机车及船用油复合剂、车辆传动系统用油复合剂;液压油复合剂、工业齿轮油复合剂等。
|
雅富顿
|
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Ethyl(乙基)公司,负责原乙基公司的石油添加剂业务,主要产品有发动机油复合剂、车辆传动系统用油复合剂、液压油复合剂、工业齿轮油复合剂等。
|
政策
|
部门
|
时间
|
主要内容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中央人民政府
|
2021年3月
|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
国务院
|
2018年7月
|
明确加快车船结构升级、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等。
|
《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工信部
|
2016年9月
|
在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现代煤化工等重点领域建成国家和行业创新平台。加快化工新材料等新产品的应用技术开发,注重与终端消费需求结合,加快培育新产品市场。
|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2016年4月
|
促进产品高端化发展。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健全油品质量标准体系,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合成材料。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明显提高,新经济增长点带动成效显著,产品精细化率有较大提升,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
|
国家发改委
|
2013年5月
|
鼓励高标准油品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
《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
工信部
|
2013年6月
|
支持宽温域自润滑材料发展
|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国务院
|
2012年2月
|
重点支持高性能润滑油脂等品种的发展
|
《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工信部
|
2012年2月
|
鼓励发展高档润滑油、工艺用油
|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
|
国家能源局
|
2011年12月
|
鼓励开发车用燃料质量升级技术,包括清洁汽油成套生产技术和清洁柴油生产技术
|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2010年10月
|
大力发展高档润滑油脂等高性能、安全环保的化工材料及应用。每年研制5至6个国际先进水平的润滑油脂产品,实现高档、高端润滑油脂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
国务院
|
2006年2月
|
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求的精细化工及催化应用技术
|
本文采编:CY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