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优化,农田灌排体系基本建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国水利工程在总量规模、空间布局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2、水利信息化投资规模分析
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为造应国家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流域和区域管强的要求,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的进程,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科技含量,是保障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必然选择。水利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水平与能力。
水利信息化投资包括中央投资以及流域和地方政府投资,2018年我国水利信息化投资规模约240.5亿元。
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水利事业的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逐步深入。特别是 2003 年第一次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全国水利系统坚持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初步形成了由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保障环境组成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我国水利信息化投资细分市场主要分布在信息采集、水质监测系统应用、水利数据中心、通信基础设施等方面。
2018年水利部印发《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全方位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把智慧水利建设作为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水利信息化、智慧水利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本文采编:CY259



